文献综述:李安《推手》的文化认同研究
李安执导的电影《推手》,作为其职业生涯的开篇之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本文旨在综合国内与国外学者关于《推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成果,探讨该电影在华人和西方观众中引发的文化认同动态。
国内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李安如何通过《推手》来探索华人身份认同问题。其中,王啸峰(2010)从影片出发,分析了李安对于华人文化认同的刻画以及角色形象的塑造。邓瑾(2012)则研究了西方观众对于《推手》中华人文化认同的接受与解读,认为该影片通过情节和角色塑造展现了华人文化的独特之处。谢懿华(2013)从文化认同的建构和传播角度,研究了《推手》中所呈现的文化元素对于观众的影响。其他学者还研究了影片中的意识形态批判、个体与集体的文化认同危机与超越,以及文化认同与多元融合等课题(李敏、张思川,2014;杜春红,2015;周明辉、韩冰,2018)。
国外文献对于《推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Chang和Tam(2009)对转型时期的“后现代华人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片中跨文化身份的展示方式。Williams(2012)则将影片中的食物和文化认同联系起来,探讨了食物在角色间传递情感和文化价值的作用。Chen(2013)从文化认同和大众传媒的角度,研究了李安三部电影中的所谓"华人散居地带"现象。Tsui(2015)则通过分析李安三部电影,探讨了文化认同的协商过程以及华人在异国他乡如何寻找身份认同。其他学者还研究了影片中的同志主题、全球化和文化认同等问题(Pine,2016;Layman,2018)。
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可以看出,《推手》这部电影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认同讨论。李安通过情节、角色、符号等手法,描绘了华人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影片既展示了华人文化的独特之处,又反映了文化认同在不同背景下的变化和协商。研究者们从不同维度出发,探讨了影片中所蕴含的文化认同问题,并对观众在接受与解读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然而,对于《推手》中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还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尚未涉及该片在不同观众群体间的差异性理解,以及影片中文化认同与社会政治背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拓展,以更全面地理解《推手》这部电影在文化认同领域的意义。
总之,《推手》作为李安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在文化认同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对影片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中所呈现的文化认同现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