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AI问答!更聪明、更完整、原创作!
  • 一款基于GPT的超级AI机器人,可以回答问题、聊天、创作、写文案!

谈谈你对人类学术语生命仪礼的理解,正确解释属于内涵并联系实际

发布于 2024-05-16 19:10:08

“生命仪礼”(Rites of passage)是人类学中的一个术语,由法国人类学家阿诺德·范根纳普(Arnold van Gennep)在其1909年的著作《通过仪式》中首次提出。生命仪礼指的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一个身份阶段过渡到另一个身份阶段时所经历的仪式。这些仪式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离、边缘(或阈下)和聚合。

  1. 分离(Separation):个人脱离旧的社会环境或身份,这个阶段可能伴随着对个人昔日身份的淘汰或割舍。

  2. 边缘(Liminality)/阈下(Marginality):这是过渡期,个人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社会状态,既不属于旧的社会阶层,也不属于新的身份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是神秘的、困难的或反省的,有时也称为“转变期”。

  3. 聚合(Agggregation)/整合(Incorporation):个人被接纳进入新的社会环境或获得新的社会身份。

生命仪礼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例如童年到青春期的仪式(比如成人礼)、订婚到结婚的仪式、学生到毕业生的仪式等。这些仪式有助于巩固社会结构和等级,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生活中,比如说,一个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获得学位证书,这个仪式象征着他从学生身份转变成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即完成了由学生到毕业生的生命仪礼。再比如一个军人的入伍仪式,它象征着个人从平民身份转变为军人身份,也是一个生命仪礼的实例。

这些仪式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它们在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帮助个人适应新的角色,同时也强化了社会对这些新角色的认可。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