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分析时,高分子材料表面常需镀上一层金属膜,通常是金、金钯合金或碳等,这个过程被称为金属化或镀膜。以下是为什么需要这样做的几个原因:
提高导电性:高分子材料通常是绝缘体,导电性能较差。在SEM中,样品表面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以避免电荷积累,这可能会导致图像模糊和样品损伤。
增强二次电子的产生:在SEM中,入射电子与样品原子相互作用会产生二次电子,这些电子被探测器收集并形成图像。金属膜可以增强二次电子的产生和发射,从而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减少样品损伤:由于高分子材料通常较脆弱且容易受到电子束的影响,金属膜可以保护样品表面,减少由于电子束引起的损伤。
改善信噪比:镀膜可以减少背景噪声,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使图像更加清晰。
提高分辨率:金属膜有助于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因为金属表面更光滑,可以更好地反映样品表面的微观细节。
防止样品污染:镀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样品在SEM高真空环境中的污染,保持样品表面的清洁。
增加样品的强度:金属膜可以增加样品的机械强度,使其更耐电子束的冲击。
提高样品的热稳定性:在高温下操作SEM时,金属膜可以防止样品因热效应而变形。
美学原因:金属化的样品在SEM图像中通常看起来更加美观,可以更好地展示样品的表面特征。
镀膜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分析目的和样品特性。例如,金钯合金膜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低熔点特性而被广泛使用。然而,镀膜过程也可能影响样品的某些特性,因此在进行镀膜之前需要仔细考虑其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