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民假说(Rational Voter Hypothesis)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理论,它解释了为什么在现实选举中,许多选民对参加选举缺乏兴趣,甚至出现搭便车现象。这个假说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
成本与收益:理性选民会权衡投票的成本和潜在的收益。投票的成本包括时间、精力、去投票站的交通费用等。而潜在的收益则是选民所支持的候选人或政策获胜带来的个人利益。
边际影响力:在大型选举中,单个选票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理性选民可能会认为,即使他们不投票,选举结果也不会改变,他们的个人投票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几乎为零。
搭便车:由于个人投票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很小,一些选民可能会选择不投票,而是依赖其他选民的投票行为来决定选举结果,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这样,他们可以享受选举结果带来的利益,而不必承担投票的成本。
信息不对称:获取关于候选人和政策的充分信息需要时间和精力,理性选民可能会认为这些信息的搜集成本超过了他们从投票中获得的潜在收益。
集体行动问题:即使所有选民都认为投票很重要,但他们也可能因为个体理性的选择而选择不投票,这导致了集体行动问题,即个体理性的行为汇集起来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
投票的其他动机:尽管如此,仍有选民出于道德、社会责任、社会认同或传统等原因参与投票,这些非理性因素可以促使人们参与投票,即使从纯理性的角度来看,投票的个人收益可能很低。
理性选民假说提供了一个理解选民行为的框架,它解释了为什么在大规模选举中,许多选民可能会选择不投票。然而,这个假说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因为它忽略了投票的非理性动机和社会文化因素。此外,它也未能充分解释在小规模选举或关键选举中,选民投票率通常会更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