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AI问答!更聪明、更完整、原创作!
  • 一款基于GPT的超级AI机器人,可以回答问题、聊天、创作、写文案!

1.何谓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它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什么异同?(提示:从方法原理、吸光物质、谱线形状、应用特点等比较)

发布于 2024-11-05 15:56:48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定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技术。它基于样本中待测元素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

方法原理:利用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即共振线)的吸收,在特定条件下,这种吸收与样品中该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吸光物质: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的是元素的原子蒸汽状态。

谱线形状:谱线通常根据原子吸收的特点呈现为特定的线型,而非连续谱带。

应用特点: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以检测多种不同元素,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材料科学等领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定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对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光谱的吸光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方法原理:分子对其特有波长的光产生选择性吸收,引起的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关系进行定量。

吸光物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是化合物分子。

谱线形状:由于分子能级的差异,产生的是宽带谱区的吸收峰,可以在光谱图上看到不同的峰值。

应用特点: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合于快速筛选和定性分析,常用于环境监测、药物成分分析、食品工业等。

异同点

相同点

  • 原理相似:都基于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即吸光度与溶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 都有限定的应用范围:受样品浓度影响,超出一定的浓度需要稀释或使用标准曲线。

不同点

  • 基本对象: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的对象是原子,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的对象是分子。
  • 波长范围:原子吸收所使用的光波长是特定元素的共振线,针对每一种元素;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则在200-800nm范围内选择能够引起吸收的波段。
  • 技术特点:原子吸收光谱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特别是针对某些金属元素;紫外-可见分光则相对容易操作,成本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