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问答
文章
话题
专家
全站搜索
提问
会员
中心
登录
注册
教官考试
人民警察判明有()等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的,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发布于 2022-03-13 20:42:56
【多选题】
A 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B 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C 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D 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查看更多
关注者
0
被浏览
81
体验AI问答!更聪明、超智能!
一款基于GPT的超级AI助手,可以对话、创作、写文案!
👉 点击使用 - AI智能问答 🔥
子豪、
2022-03-13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此回答被采纳为最佳答案,开通VIP会员可查看
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按发布时间排序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
点击登录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有人回复时邮件通知我
关于作者
颖颖就要嘤嘤嘤
别惹我 会喷火?
提问
832
回答
904
被采纳
894
关注TA
发私信
相关问题
1
《人民警察法》规定,禁止公安民警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禁止之列?()
2
《人民警察法》规定,禁止公安民警非法搜查,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禁止之列?()
3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4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等约束性警械。
5
关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6
武力是国家法律强制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通过对人思想、行为或人身的压制或强迫,从而限制或控制人的()的强制性力量。
7
武力手段的使用以有效剥夺犯罪分子的犯罪能力、控制和制止其继续犯罪为目的,在()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制止和控制违法犯罪行为。
8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制定依据是()。
9
现场处置过程中出现人员轻伤、重伤、死亡或者已经引发争议、引起舆论关注等情形的,现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对现场处置情况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内容。
10
公安民警在使用武器时,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鸣枪警告()。
发布
问题
手机
浏览
扫码手机浏览
分享
好友
在线
客服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