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问答
文章
话题
专家
全站搜索
提问
会员
中心
登录
注册
马原判断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
发布于 2021-03-20 14:06:51
【判断题】
查看更多
关注者
0
被浏览
38
体验AI问答!更聪明、超智能!
一款基于GPT的超级AI助手,可以对话、创作、写文案!
👉 点击使用 - AI智能问答 🔥
舅姥爷
2023-03-20
专业摄影器材、旅拍婚礼策划
此回答被采纳为最佳答案,开通VIP会员可查看
1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按发布时间排序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
点击登录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有人回复时邮件通知我
关于作者
阿驰1.0
心如镜,虽外景不断变化,镜面却不会转动,这就是一颗平常心,能够景转而心不转。
提问
1485
回答
1425
被采纳
1361
关注TA
发私信
相关问题
1
实践客体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
2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3
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4
把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属于主体客体化的表现。
5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6
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7
人类的任何实践形式都离不开意识活动,精神文化的生产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活动。
8
伴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虚拟实践的产生否定了实践的客观性。
9
实践出真知,所以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说明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之根本。
发布
问题
手机
浏览
扫码手机浏览
分享
好友
在线
客服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