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模式的控制性本质体现在,它通过明确的目标来指导和控制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估过程。这种控制力有助于确保教育活动朝向既定目标进行,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以下是实际案例举例:
案例: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
-
确定目标:
- 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使他们能够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
设计课程内容:
- 根据目标,课程内容包括基础语法知识、词汇积累、阅读材料、写作技巧、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
-
组织教学活动:
-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教师会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任务、听力练习和口语演讲。
-
实施控制: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监控学生的进步情况,确保教学活动符合目标导向。这可能包括定期的测验、作业评价和口语测试。
-
评估与调整:
- 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学习目标。如果学生的表现未达到预期,则可能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或补充额外的教学活动。
-
案例具体化:
- 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可能会增加更多的口语练习和模拟对话环节,或者邀请外籍教师进行交流,以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
-
持续改进:
- 教师和课程开发者将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估结果,不断修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始终与设定的目标相一致。
在这个案例中,控制性本质表现在通过明确的目标来控制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估过程,确保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紧密围绕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展开。整个流程强调了目标的导向作用和对教学活动的监督与调整,以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