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写的一篇哲学著作,主要内容包括: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毛泽东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同时,不同事物、不同阶段的矛盾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余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是主要的,它规定和影响着另一方面。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对方;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强调,要认识事物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把理论当作抽象的公式来套用。
矛盾的解决方式:在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阶级斗争与革命:《矛盾论》也涉及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指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矛盾论》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的指导原则,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