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霍桑试验的内容。
发布于 2021-10-05 19:43:53
参考答案:
①照明试验 照明试验的目的是要研究照明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试验人员首先假设增加照明强度会使产量提高,为了确定照明条件同生产效率之间的精确关系,把装配电话继电器的女工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叫控制组,其照明条件始终保持不变;另一个小组为实验组,其照明条件根据试验要求而改变。试验人员共进行了五次试验,主要是不断改变照明度,并观察在不同照明强度下,工人的劳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照明度增加,实验组的生产量如预期的提高。然而意外的是,在不增加照明度的情况下,控制组的产量也提高。更为惊奇的是,当试验组的照明度降低到勉强能看到东西时,两个小组的产量继续增加。持续两年多的试验失败了,但试验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他们认为照明的变化对生产率的影响不大,似乎是另有其他因素影响工人工作效率,所以试验继续进行。 ②福利试验 福利试验的目的是要研究工作条件的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试验人员设立了一个特别的继电器装配实验室,把试验小组的人员与其他人员隔离,并要求他们予以合作,这样可以减少心理因素的影响。试验室中有一观察员每天负责记录实验室中发生的一切。在试验中工作条件分期得到改善:增加工休时间,缩短工作时间,改进材料供应方法,供应午餐和茶点,实行全天工作日,工作时间可以自由交谈,取消I监工控制等等。结果,专家们发现小组产量提高了。当福利条件取消,恢复原来状况,产量却并未下降。梅奥认为:产量上升与工作条件改变没有直接关联,主要的原因是试验组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试验室中,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改变了女工的工作态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③大规模访问交谈 访谈交谈的目的是了解工人心理、对工作环境的看法及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小组先后化费了两年时间,对二万多名员工进行了访问交谈。最初的访谈是事先设汁好的问答式访问,但研究人员发现按事先设汁好的问答式访问并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材料。相反,工人们更愿意自由地淡起他们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因而,后来采用自由交淡方式。这些交谈是很有价值的,工人通过交淡极大地发泄了他们心中的闷气,许多人觉得这是公司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工人们的工作态度之所以有所改变,是因为他们看到他们的许多建议被采纳,他们参与了决定公司的经营和未来,而不是只做一些没有挑战性和不被感谢的工作。研究人员在访谈中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影响生产效率最重要的是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不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而且要受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影响。 ④对绕线室的研究 对绕线室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群体、社会等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从以上试验中,研究小组感到工人中似乎存在一种“非正式的组织”。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第四阶段的试验,这次试验选在霍桑工厂的绕线室中进行的。该室有9位绕线工,3名焊接工和2名检查员,全部为男性。绕线工和焊接工被分成3个小组.2名检查员负责检查工作。研究小组持续观察他们的生产效率和行为达6个月之久,结果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1大部分成员都故意限制产量。照研究小组看来,这个组的成员都可能超过他们的实际产量。可经过九个月的观察,小组产量总维持在一定水平。经过考查,发现组内存在着一种默契,往往不到下班大家就已经歇手。有人超过日产量,旁边的人就会给他暗示。 2工人对待他们不同层次的上级持有不同态度。对于小组长,大部分工人都认为他是小组成员之一,因此没有反对小组长的表现。至于小组长的上级股长,大家看见他待遇较高,所以认为他有权威。而对股长的上级领班,大家的看法就有了明显的变化。每当领班出现时,大家就规规矩矩,表现良好。这表明,一个人在组织中职位越高,所受到的尊敬就越大,大家对他的顾忌心理也越强。 3成员中存在着一些小派系。工作室中存在着派系,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谁要加入这个派系,就必须遵守这些规范。该派系成员如果违反这些规范,就要受到惩罚。这种派系是非正式组织,这种组织并不是由于工作不同所形成的,而是和工作位置有关系。这种非正式组织当中有领袖人物,他存在的目的是对内控制其成员的行为:对外保护自己派系的成员,并且注意不受到管理阶层的干预。 研究小组在霍桑工厂进行的这四个阶段的试验经历了8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人际关系理论的形成以及后来的行为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解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