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有几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本地人很少去旅游热点,而外地人则倾向于必须去这些地方。
边际效用递减:人们对于某一体验或商品的需求会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本地人可能因为对旅游热点地区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再次访问的边际效用很低。相对而言,外地人对这些地方的新鲜感和好奇感要高得多,因此他们愿意支付较高的成本去参观。
机会成本:本地人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访问旅游热点的机会成本较低,他们可以随意选择时间,而外地人访问同一地点的机会成本则相对较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体验。
外部性:旅游热点地区可能因为游客众多,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这些负面效应可能会降低本地人再次访问的意愿。而外地人可能因为对这些外部性的影响了解较少,或者认为这些问题不会影响他们的体验,因此仍然选择前往。
信息不对称:外地人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可能更多依赖于宣传材料和网络评价,而本地人对于这些热点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可能导致他们对这些景点的兴趣度降低。
收入效应:外地人可能会因为旅游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愿意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而本地人可能更倾向于将有限的收入用于其他类型的消费。
文化和心理因素:本地人可能更倾向于探索本地不熟悉的地方或寻找更具文化意义的活动,而外地人则可能会选择访问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因为这些地方通常与他们的旅行期望和文化背景更为契合。
市场定位:旅游市场往往针对外地游客进行宣传和定位,提供特别的旅游套餐和服务,而本地人可能更倾向于找到更加个性化或经济实惠的旅游方式。
替代品效应:本地人可能会选择其他更容易访问或成本更低的替代品,而不是频繁访问已经熟悉的旅游热点。外地人则可能将这些旅游热点视为唯一的或不可替代的目的地。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外地人因为各种原因(如文化好奇心、新鲜感、一次性消费等)更倾向于访问旅游热点,而本地人则因为各种原因(如边际效用递减、外部性问题、替代品选择等)而较少去这些地方。